文物数字化

赓续与创新:3D扫描仪,文化遗产的守护者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”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文化遗产则是其最为生动的体现,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记忆,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、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瑰丽宝藏。

        党的二十大指出,实施国家数字化战略,用科技的力量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都“活”起来,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,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,这为我们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和路径——数字化。

三维扫描助力文物数字化
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因数字技术而大放异彩。例如,故宫博物院打造的“数字多宝阁”,以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立体式地展示出了文物的细节和全貌。

故宫博物院“数字多宝阁”文物

敦煌研究院推出的“数字藏经洞”,以云游的方式展现了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和魅力。

图片

陕西历史博物馆上线的“解谜大唐遗宝”,以游戏的形式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跨时空的奇妙之旅。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这些共享数字宝藏,让无论身处何地的我们,都能时刻目睹和感受到5000年泱泱华夏的璀璨文明。

图片

在上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过程中,我们不难发现都有 3D 扫描技术的身影。3D 扫描技术不仅被普遍运用于 3D 打印、工业、制造业、家居设计、齿科等多个行业领域,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用途。

图片

Revopoint扫描仪“唤醒”千年石佛

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华严洞,由于佛像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,历经千年风霜,受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,损毁较为严重,导致表面纹路色彩逐渐模糊。

传统保护手段难以精确捕捉复杂细节,受损修复缺乏准确数据支持时,复原难度大且易造成较大误差。为了保护和传承,知象光电工作人员受邀前往,利用Revopoint POP 3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进行了文物三维信息的采集,给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大量数据。

image

image

利用 3D 扫描仪,可以将修复和优化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存储,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,以方便文物的检索、共享和管理。将文物的源数据与三维模型关联,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。

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

众所周知,我国有许多文物因其珍贵性无法对外展示,此时就可以利用 3D 扫描仪将其转化为数字三维模型,以 VR、AR 的形式展现出来。此外,也可以对已损坏或毁灭的建筑、古城、文化景观等进行虚拟重建,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欣赏历史瑰宝、游览美丽画卷。

在网络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,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。但现有的文旅资源,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,为了缓解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,并突破实地参观的限制,许多博物馆使用 3D 扫描技术创建数字化展览,使受众远程就可以观赏到文物宝藏,在线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。

虽然 3D 扫描技术也在文物保护、文化传播等方面收获了社会价值、教育价值等附加价值,但时代在进步,技术在变革,数字化发展的新浪潮正席卷而来,我们要积极迎接未知的变化和挑战,用更好的 3D 扫描仪助力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“闪闪发亮”,赓续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。